AI赋能 武川县构建现代化农牧业发展新格局
2025-09-05 / 来源:《呼和浩特日报》 / 阅读量:在武川县AI数字产业园,AI虚拟主播与真人运营团队协同作业,将武川土豆、燕麦、羊肉等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实时推介给全国消费者。该产业园负责人赵晓明表示:“我们以人工智能为枢纽,构建‘产地直播+品牌孵化+数字新农人培育’三位一体体系,致力于服务地方发展。”
这座总投资600万元的数字产业园,正成为武川县推动现代化农牧业发展的新引擎。通过直连北京新发地等10大批发市场,依托“源味武川”地理标志认证和AI流量预测系统,武川县着力打造内蒙古高原特色农畜产品直播中枢,推动“两麦一薯一羊”等主导产业实现标准化、品牌化与价值提升。产业园还计划每年培训500余名本土主播,重点培育“驻村书记主播团”,并借助AI虚拟人技术降低直播门槛,帮助残疾人实现居家就业。
近年来,武川县紧紧围绕特色化、规模化、标准化、品牌化、产业化五大方向,充分发挥气候和地理优势,发展壮大“两麦一薯一羊”、中药材、冷凉蔬菜等特色产业。目前,该县“两麦一薯”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,肉羊饲养量保持在110万只,中药材种植面积5万亩,已制定土豆、燕麦、羊肉等6项团体标准,“武川土豆及图”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驰名商标。今年,该县还将建成15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和3000亩绿色有机蔬菜基地,扎实推进农产品品质管控和品牌建设,确保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。
高原特色农牧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赋能与平台支撑。前不久,第六届中国燕麦荞麦产业大会在武川县召开,吸引了400余位政府代表、院士专家和企业负责人汇聚武川,共商产业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大计。大会通过科企对接、产研融合,为武川县燕麦荞麦产业提质增效注入新动力。此外,武川县正加快推进冷链物流、京粮仓储、洁泰诺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,并启动以马铃薯和灵芝菇为主导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工作,全力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向产业链高端迈进。
从AI技术打破产销壁垒,到高端产业大会汇聚发展智慧,再到全链条推进特色产业现代化,武川县正逐步构建“科技赋能+标准引领+品牌增值+产业融合”的现代化农牧业发展新格局,以智能化手段打通生产、销售、文旅等关键环节,不断释放高原特色农牧业的发展潜力。 (贾思敏)